特尔施特根的伤势恢复情况被西媒报道出来,这本该是一个积极的消息,然而仔细审视却能发现不少值得批判反思之处。特尔施特根从右膝髌腱完全断裂的伤势中稳步恢复,他对恢复进度满意是基于多方的协同工作,这看似是一个良好的康复体系。但我们不得不问,这样的协同工作是否真的高效?每7天进行一次阶段性康复评估,在现代医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,这个周期是否过长?这会不会延误最佳的复出时机或者影响康复效果?

当被问及本赛季是否复出时,他只说“我们正在努力”却未透露具体时间。从俱乐部的角度看,不希望仓促推动复出进程似乎是一种谨慎负责的态度。但这其中是否也隐藏着一些其他因素呢?比如是不是担心复出后再次受伤影响球队的后续安排,或者是对球员的真正康复状况并没有十足的把握?在赛季还剩两个月的情况下,要到本月下旬进行多轮草坪训练、掌握更多评估数据后才研判复出条件,这一流程看似严谨,却也可能存在问题。这是不是反映出前期的康复评估不够全面准确?如果在赛季还剩这么短时间的情况下,复出计划还如此模糊,那之前的康复工作是不是缺乏规划性?
球员本人倾向于循序渐进完成康复节点这无可厚非,但在职业足球的大环境下,球队和球员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。如果为了遵循这种看似稳妥的康复方式,而错过本赛季剩余的比赛机会,对球队的成绩和球员自身的状态保持都是一种损失。而且这种所谓的稳步恢复,是否只是一种保守的、缺乏冒险精神的做法呢?在体育界,有时候适当的冒险可能会换来意想不到的积极结果。目前的这种康复模式,是否过于遵循传统而缺乏创新呢?比如有没有尝试一些新的康复技术或者训练方法来加速恢复进程?这一系列的疑问都摆在眼前,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。